市场预计,由领跑者政策炒高的单晶将在下半年回归理性。
应对措施:根据已投运变电站的实测资料、规程要求,确定变电站的平面布置和对构、支架高度要求,使工频电场强度水平控制在规程范围之内。位于美国莫哈维沙漠装机392MW的Ivanpah塔式光热电站已成功投运3周年之久,但自其建设和投运以来,围绕其对当地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的影响的争议从未停止,其引起的烧鸟问题更是受到了多方关注,而项目方也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鸟类的影响,包括使用技术先进的摄像机、雷达和音频系统帮助检测、监控和制止鸟类在太阳能设施内部及附近的活动,同时还在不断改进现有措施以及采取其他额外措施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可考虑在光热规划基地范围外结合项目的用水需求,建立人工湿地,将鸟类吸引至规划区外。另外,可采取洒水、拦挡苫盖、限制运输车辆等措施抑制施工扬尘。3.固体废弃物问题:生活垃圾、废弃的产品以及设备、事故状态下的废油和废油抹布等。8)针对鸟类资源的保护问题,可安装驱鸟器。其次,平面布置时充分考虑产噪设备的布置,各种工业噪声源必须配备降噪设备和措施,严格控制厂界噪声水平,并定期检查。
废物容器外按要求贴有相应的危险警示的标志。2.废水问题:光热电站污废水主要为含油和悬浮物含量较高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化学水处理系统产生的高含盐废水,且废水量较小。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很快,行业风险及损失率日增,仅凭近几年的理赔数据和经验,保险公司难以对光伏行业的风险概率、损失程度有准确的定位、量化和分级。
如果由各种原因使得年平均输出功率低于预期的电力输出,造成项目所有人的年收益损失,则保险公司将进行赔付。例如,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信保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经营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筛选、指导光伏企业规避海外交易风险,同时帮助光伏企业积极催收应收账款,并多次及时对数家光伏企业发生的坏账给予高额赔款,有效避免了金融损失。而2010年以后的2年,来自欧美的保险公司如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和PowerGuard纷纷开发了各自的25年期组件功率保险产品,由于没有足够的经验数据支持,这些保单条款都十分苛刻。由于缺乏长时间的光伏设备运行和故障数据,保险公司难以确切掌握光伏项目的出险和赔付状况,阻碍了保险在光伏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中国光伏保险产品多集中在财产险、运输险、建安险、灾害险等领域,这就使得光伏保险的存在高风险、高赔付的状况,目前保险公司经营这一业务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中国光伏保险发展滞后于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

同年,协鑫新能源还同瑞士再保险和永诚财险签订了太阳辐射发电指数产品,成为国内太阳能光伏电站首次利用太阳辐射发电指数保障其发电收入。中国主要的光伏开发商是国有电力集团或能源公司,银行是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之一。针对此,行业人士指出,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光伏行业的发展目标,确保光伏行业稳定、持续地规模化发展,给市场和投资者良好的发展预期,加大对光伏保险的引导。2008年~2010年,由于国内产品供不应求,组件厂商大多采用以保险公司的一年期保单充当25年期保单的方式来应付海外买家,这个保险的弊端很明显,企业一旦破产,保险随即终止,买家权益根本没有保障。
第五,中国缺乏推动光伏保险发展的有效机制。从借鉴到避险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光伏保险包括四个主要种类。以此为背景,借鉴国外经验的呼声不绝于耳,有行业人士指出,欧洲的光伏电站项目保险是将来我国应该考虑引进和加以推广的险种。权益人无法了解保单的内容和承保条件,使得利益无法得到保护。
光伏+数据+金融的融合趋势愈发凸显,众多光伏企业也联合金融保险企业,试水行业保险。第一,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潜在风险较大。

此外,投保门槛过高也对企业资金造成很大挑战,免赔额过高无疑会加大赔付困难,条款过于强势,对投保人和权益人不利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再加上诸多保密协议的限制,将保单条款进行了封锁,严令投保人不得对外泄露保单内容。2012年10月,国内终于推出了首个光伏组件25年期保险产品,在有效期内,一旦光伏组件企业倒闭,买方利益仍有保障,预示着国内保险产品向光伏行业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开启了国内产业提高含金量、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步伐。
对组件、逆变器等设备的质量问题,该险种也会提供保障。汉能和中国人寿财险合作开启光伏+保险扶贫新模式。预计到2030年,我国光伏行业保费总收入将接近1000亿元,有可能成为除了车辆保险外,财险保险公司的又一项支柱性业务。2013年~2014年,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调查争议再次将中国光伏产业与金融服务体系的融合推到了风口浪尖,以中国保险机构承保的需求日益迫切。第三,保险业缺乏大规模介入光伏行业的条件和能力。一方面,光伏企业对保险的作用的认识有待提高
随着初始投资的降低,在目前价差情况下会存在一临界点使得固定支架会优于平单轴。今日,隆基股份总裁助理、系统集成总监邓良平在第二届中国太阳能发电跟踪系统技术应用研讨会上对跟踪系统的现状以及与高效组件结合优势进行了探讨,他表示:隆基股份总裁助理、系统集成总监邓良平跟踪系统能不同程度的增加发电量,其中平单轴简单、可靠,成本低,对超配更加合适,对内部收益率和度电成本影响更明显,得到较多应用。
目前影响跟踪系统占比的主要是价差,另外,可靠性还有疑虑。但截至2016年底,平单轴在国内支架市场占比仅5%,跟踪系统的推广还需加强;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6年版》数据来源,跟踪系统市场份额占比将超过30%。
组件成本、系统成本不断下降,如何持续保持跟踪系统的优势?从目前的高效组件技术来说,高效双面组件利用背面反射和漫反射提高系统发电量,与现有PERC产线兼容度高,适合大规模量产,将是未来提效、降本的趋势。这样的背景下,高效双面发电组件与平单轴结合,降低LCOE效果更好,资源禀赋好的地方甚至可降6~7分钱;尤其适合光伏的领跑和超跑项目。
未来,跟踪系统与高效双面单晶组件结合的优势会更加明显。国内用户侧平价上网在局部已经实现,未来范围还会扩大;发电侧平价上网已成为光伏行业追求的新目标。从技术特点来看,PERC电池量产领先的企业后续逐步介入的可能性更大。根据测算,跟踪支架与固定支架根据区域不同需保持到0.3~0.7元价差内,才能保证更多的优势。
所以说,平单轴可以有效降低LCOE,前提是可靠性和合理的价差。平价上网是所有光伏企业不懈的追求。
随着初始投资的降低,平单轴和固定支架的度电成本也不断下降,以目前价差,平单轴度电成本更低。随着组件发电量以及可靠性的全面验证,后续市场占有率有望逐步提升。
目前隆基乐叶等主流组件厂商都有P型双面PERC布局,后续将逐步转入量产。根据各种地面条件下双面组件发电增益的试验,结果表明:双面组件根据应用环境不同能增加发电量5~30%
随着组件发电量以及可靠性的全面验证,后续市场占有率有望逐步提升。随着初始投资的降低,平单轴和固定支架的度电成本也不断下降,以目前价差,平单轴度电成本更低。目前隆基乐叶等主流组件厂商都有P型双面PERC布局,后续将逐步转入量产。根据各种地面条件下双面组件发电增益的试验,结果表明:双面组件根据应用环境不同能增加发电量5~30%。
组件成本、系统成本不断下降,如何持续保持跟踪系统的优势?从目前的高效组件技术来说,高效双面组件利用背面反射和漫反射提高系统发电量,与现有PERC产线兼容度高,适合大规模量产,将是未来提效、降本的趋势。所以说,平单轴可以有效降低LCOE,前提是可靠性和合理的价差。
目前影响跟踪系统占比的主要是价差,另外,可靠性还有疑虑。根据测算,跟踪支架与固定支架根据区域不同需保持到0.3~0.7元价差内,才能保证更多的优势。
随着初始投资的降低,在目前价差情况下会存在一临界点使得固定支架会优于平单轴。国内用户侧平价上网在局部已经实现,未来范围还会扩大;发电侧平价上网已成为光伏行业追求的新目标。